消费结构:房地产占比下降,新能源主导需求增长
我国电解铝终端消费以建筑、电子电力、交通运输为主,2020年占国内电解铝总消费量的69%。其中建筑行业主要用于竣工房屋的门窗、幕墙、装饰等场景;电子电力行业主要用于光伏边框、 变压器、架空导线等领域;交通运输行业主要用于汽车、轨道交通等。
我国建筑行业用铝占比持续下降,由 2016 年的 32%下降至 2020年的29%,交通、电力电子、 包装等领域则需求多点开花。尤其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车身轻量化趋势显著,交通运输用铝持 续上升,成为铝需求增长的主导。稳增长背景下,新能源基建也有望发力,光伏、电网的建设 或推动电子、电力行业用铝占比较大提升。
新能源需求:轻量化拉动用汽车铝量快速增长
新能源车:据IAI数据,2022 年纯电动乘用车单车用铝量 188 千克,大幅高于燃油乘用车154 千克的单车用铝量。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 352 万辆,同比增加 165.1%,支撑我国汽 车销量增速由负转正。据工信部数据,2022年Q1我国新能源(5.350, 0.23, 4.49%)汽车市场渗透率已经达19.3%,同 比增长11.4pct,较2021年全年提高5.9pct。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为汽车用铝的增长提供充 足动力。
新能源需求:上调光伏行业需求预期
稳增长背景下,新能源基建将发力,预计 2022 年光伏行业用铝量 324 万吨,同比增长50万吨。光伏行业对铝的需求主要为组件和支架两部分,据安泰科测算,光伏边框用铝量约 1.3 万吨 /GWh,光伏装机支架用铝量约 0.7 万吨/GWh。我们预计2022 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量80GW左 右,据此测算2022 年我国光伏行业用铝量将达到 324 万吨,同比增长 18%,增量约 50万吨。
消费用铝:包装用铝高速增长
包装行业焕发“消费升级”的新特色,推动国内包装用铝消费高速增长。据SMM数据,2017- 2020年国内包装用铝分别为320、368、387、418万吨,年复合增速9.3%,在各应用领域中增 速排名第一。尤其在包装用铝箔板块,消费类铝箔渗透率的提升仍有较大空间。
2021年,我国包装用铝箔仅占总消费量的37%,与欧美等发达国家60-70%的消费占比还有很 大差距。随着“新鲜”“安全”“卫生”等食品包装理念逐步强化,单双零箔在无菌包装市场 需求强烈。90、00后等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新消费群体也逐步成为消费主力,单零箔、双零箔 等产品均将受益其时尚、精致的消费理念,实现高速增长。
电力电子用铝:特高压建设提速
“十四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将向清洁能源加速转型,特高压输电是解决远距离大规模输 电的主要手段。据国家电网发布的《 “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规划十四五”期间建成 7回特高压直流,新增输电能力5600万千瓦。到2025年,公司经营区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达到 3.0亿千瓦,输送清洁能源占比达到50%。2030年,跨省跨区输电能力将提升到3.5亿千瓦。
建筑用铝:地产金融政策见效尚需时日
考虑到单位面积用铝量的不断上升,即便房地产市场暂时由增转降,建筑领域的用铝需求仍具 备韧性:
a) 截至2022年3月,国内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值2.78万亿元,累计同比增长0.7%,增 速较 2020 年下降 24.9 pct;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下降 17.5%;房屋竣工面积累计同 比下降 11.5%;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下降 13.8%。近期房地产金融政策已释放出支持 对房企合理融资需求、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的信号,预期边际改善逐步体现。
b) 克服疫情影响后,预计房地产竣工周期在2022年持续。房地产施工周期约为 3 年,一般用 房屋新开工情况来预测三年后的房屋竣工情况。2018-2019 年国内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较 高,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 17.2%和 8.5%,2022年仍处在竣工周期中。
02 供给
供应格局:国内供应占六成,主要产能增量来自中国
中国主导全球电解铝供给。中国是全球电解铝第一大生产国,据IAI数据,2021年全球电解铝产 量为6734万吨,中国电解铝产量为 3892万吨,占全球产量的 58%。自 2002 年以来,全球电解 铝增量基本来源于中国,尤其近五年中国电解铝增量贡献全球增量的90%以上。
国内:供应侧改革严控产能
剩余新增产能空间仅200万吨。2017年,国家开始对电解铝行业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 限制新增产能规模,新建产能必须通过关闭旧产能来等量或减量置换。截至2022年3月末,国内 电解铝现有产能4370万吨,其中合规产能4300万吨,已逼近4500万吨的产能天花板。
1.云南电力供应瓶颈能否突破?
云南发电量能否满足全部计划增量有待商榷。2022年云南省计划产能达到550万吨,按照 产量评估约420万吨,相当于耗电575亿千瓦时。而2021年云南省发电3434亿千瓦时,西 电东送1473亿千瓦时,省内剩余1961亿千瓦时,电解铝耗电将占到省内电量供应的29%。长期看,云南省计划800-900万吨产能,目前已经确定有850万吨产能要投产。如果按照 800万吨折算,一年耗电量达到1100亿千瓦时,该数据已占据云南省内电量一半以上。由 于用电占比过高,云南省的项目达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2.惩罚性电价增加供应变数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完善电解铝行业阶梯电价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1239号) (8.27) ,完善阶梯电价分档和加价标准:电解铝企业铝液综合交流电耗不高于分档标准的,铝液生产用电量不加价;高于分档标准的, 每超过20千瓦时,铝液生产用电量每千瓦时加价0.01元,不足20千瓦时的,按20千瓦时计算。
高污染、高耗能,产能天花板难以撼动
高污染: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赤泥,具有强碱性,目前没有好的处理方式,只能堆存处理, 除占用大量土地外,其附液中的碱和硫酸盐下渗还可能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改变土壤的 性质和结构,造成大面积的土壤盐碱化,使土壤板结。
高耗能:2021年我国共生产电解铝3898万吨,按生产一吨电解铝消耗13500度电计算,2021 年国内电解铝行业电能总消耗量为5262亿kwh,占我国全社会总用电量的6.33%。高耗能同时伴随着高“碳”排放量,根据安泰科统计,我国电解铝生产过程中,每吨火电铝约 产生1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每吨水电铝则产生1.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其中11.2万吨差异来自 火电铝生产中的电力环节。根据安泰科数据,2020 年我国电解铝的碳排放量约为 5.2 亿吨, 约占全国 CO2排放总量的 5%,仅次于钢铁和水泥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