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采购

发产品

  • 发布供应
  • 管理供应

全国首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有了具体量化标准

   2025-09-01 50
导读

“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有了具体的量化标准。8月21日,由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省自然资源厅和湖北省自然资源武汉碳计量中心(武汉市测绘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编制的《湖北省山

“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有了具体的量化标准。8月21日,由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省自然资源厅和湖北省自然资源武汉碳计量中心(武汉市测绘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编制的《湖北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温室气体减排方法学》(以下简称《方法学》),在汉通过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世荣领衔的专家组评审。该《方法学》系全国首个面向国家“山水工程”开发的温室气体减排方法学,标志着湖北在生态价值科学量化领域取得关键进展。

   

  湖北是长江中游重要生态屏障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肩负着筑牢“华中生态安全脊梁”的特殊使命。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等重大生态修复项目,但生态修复产生的“绿色增量”长期面临“无尺可量”的困境。该《方法学》首次系统构建了生态修复工程减排增汇效应的核算体系,将无形的生态效益转化为可计量、可交易的碳汇产品。

  

  “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湖北从‘生态大省’迈向‘碳经济强省’的关键一步!”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在评审会上强调。湖北作为全国首批碳交易试点地区,依托“中碳登”全国碳市场核心枢纽地位,已建成相对成熟的碳市场体系。《方法学》的落地,为后续生态碳汇产品的开发、认定和交易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湖北经验”。

  

  评审会上,专家组一致认为,《方法学》目标设计合理,能够衔接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为生态保护修复碳汇项目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完善生态系统碳汇计量核算体系、推动碳汇产品价值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我省将以《方法学》发布为契机,加速推进其在全省各类生态修复工程中的落地应用,全面激活荆楚大地“绿水青山”的碳汇价值,为服务国家“双碳”战略、谱写美丽中国湖北新篇章注入强劲的绿色动能。(湖北日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qqkyb.com/news/show-706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同类一带一路
  • myb2b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一带一路
点击排行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5021615632

企业微信客服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