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源转型下的价值重估——写在前面
1.1.煤炭历史上几个周期是怎样的?目前位于哪个阶段?
在传统的对周期产品的研究框架中,需求一直作为核心切入点,这是因为在市场化的环 境下,需求始终领先于供给,当需求改善时,会传导至价格,导致价格升高从而使得企 业盈利提升,企业在盈利提升的条件下增加供应,这就导致供给的调整虽然是源于需求 的变化,但却远远滞后于需求。一旦经济增速回落,导致消费减弱,供大于求,价格下 跌,企业盈利缩减,在供需关系不断打破与再平衡的过程中,行业呈现周期波动。煤炭 行业属于传统的重资产行业,具有投资较大、投资周期较长(3—5 年)等特点,其供给 端滞后与需求端的效应更加明显。(1)03 年—08 年(经济高速发展:价涨)&08 年— 09 年(经济危机:价跌);(2)09 年—11 年(四万亿刺激:价涨)&12 年—15 年(经 济增速下行+产能严重过剩:价跌)。
但 16 年至今的本轮周期与此前均有本质区别。起初,自 2016 年供给侧改革以来,煤价 走势与 GDP 增速发生了明显背离,其背后逻辑在于人为去产能对供给端持续压制,产能 出清、产量回落,驱动煤炭格局转向供不应求。随后,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导致供 给端在政策约束及企业悲观预期下,企业即使盈利大增、现金流充沛,也在大幅缩减对 于传统业务的资本开支,导致产能扩张受限。但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对传统行业产品的 需求本身具有刚性,从而导致需求扩张遇见供给约束,价格大幅上行,且高价持续时间 将远超市场预期。
1.2.今年上半年,煤炭板块录得30%+涨幅,一直被看做是夕阳行业的煤炭,为何表现如此优异?
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多方因素共振的效果,即回归确定性,且这一趋势仍将延续。基本面而言,煤价今年表现远超此前市场预期,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国内供给约束叠 加海外能源危机; 交易环境而言,中美摩擦、地缘冲突、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极其深远,市场充满了 不确定性。而煤炭是今年市场中少有的业绩具备确定性的板块,理应享有一定的确 定性溢价;公司层面而言,自供给侧改革以来,煤企资产持续优化,业绩包袱不断减轻。在“双 碳”背景下,多数煤企未来暂无大额资本开支,纷纷提高现金分红比例。虽然分红 本身不创造价值,但分红是一家公司现金流优秀的证明,并且稳定的分红会影响投 资者的预期,从而慢慢地改变估值体系。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周期即是投资者认知变化的本身,目前市场对于煤价中枢大幅上移 的接受度正逐步提高,煤炭行业正处在被投资者逐步挖掘的阶段,盈利和估值将迎来戴 维斯双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