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矿产品具有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既有实用属性,又有金融属性,其价格必然具有波动性。作为产业需求的商品,其价格波动必然影响生产成本,并加大生产企业的风控成本。
矿企的稳定生产思维固然重要,在当前的资本市场中,在矿产品的金融属性下,矿企该如何生产与发展,也是战略规划中重点思考的问题。
二、认知的误区
1、误区一:不关注市场价格波动,只求稳定生产
但实际上:
(1)抓住市场的风口(高价位),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机会。
(2)每一次金融危机,低价可以收购优质资产,也是优秀矿业公司发展壮大的绝佳机会。
(3)高价是多采低品位矿,低价时多采高品位矿,虽然企业可以实现保命,但永远赚不了钱,失去快速发展的机遇。
2、误区二:降低生产成本是矿企实现增收的关键
但实际上:
(1)当一个矿山生产稳定时,正常情况下的单位付现成本(经营成本)也是基本固定的,不会有大幅度的降低。如果说大幅降低成本,也是欠掘(剥)的结果,也是暂时的。
(2)一些外行管理人员将降本增效作为企业增收的主要手段,甚至通过降低人力成本(降工资)的方法作为降成本的手段,这是不符合降成本的本质的,也是矿山企业留不住优秀人员的关键所在(本质是激励)。
(3)实际上只要价格波动5%,利润贡献远大于降成本的带来的贡献;抓价格周期,是实现增收的关键。
(4)非付现成本(如借货及利息)可能是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3、误区三:没有资本的驱动,实现矿企的快速滚动发展
但实际上:
(1)一个矿山企业利用生产的利润,去收购与建设新项目,这样的滚动发展是非常缓慢的,因为利润是有限的。
(2)矿山(实体经济)是载体,资本是杠杆,合理利用资本才是发展的快车道。
(3)但车道太快了,也是资金链断裂的主要根源。
三、矿产品的金融属性
矿产品的金融属性主要体现在:
1、多数大宗矿产品实现期货交易,如沪金、沪铜、铁矿石、LME、上交所、伦敦交易所、纽约交易所等。
2、矿产品的定价权部分掌握在期货市场手里。以往认为,矿产品价格长期看成本,短期看库存,实际上期货市场对定价权起重要作用。
3、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本身具有货币属性,在投资和保值功能上仍体现出较强的金融属性。
4、利用金融杠杆考验矿业资本博弈能力,实现矿业公司的快速发展(或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