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际矿业巨头凭借着先天富矿的低成本优势掌控着全球约70%的贸易量时,在中国北方,我国掌控石资源最多、产量规模最大的矿山企业——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通过实施战略成本管理,降本工作传来捷报:
今年前5个月,该公司继产量规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之后,铁精矿完全成本同口径降低8.5美元/吨,降幅达10.2%,实现降本创效5.1亿元,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向打造世界级成本迈出坚实步伐。
既要克服贫铁矿先天不足的不利条件,还要战胜刚性成本上升带来的挑战,鞍钢矿业公司是如何开辟降本增效的新途径?该公司主要负责人说,战略决定方向,铁矿行业的竞争是规模和成本的竞争;规模若为基础,成本则是决胜的关键。去年以来,鞍钢矿业公司上下以“双核”战略为引领,以维护我国钢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为使命,从战略高度对企业成本进行分析和管理,实施基于价值网络的战略成本管理,打造一流的成本管控能力,努力成为“双核”中的“硬核”。
锚定一个目标全力打造世界级成本
中国铁矿石资源丰富,储量位居世界第四,但由于铁矿石贫矿多、富矿少,平均34.5%的品位大幅低于全球平均值,只有通过破、磨、筛、选等一系列加工工艺流程后,才能生产出符合入炉冶炼条件的“人造富矿”。先天不足,使国内铁精矿成本几乎是国际四大矿业巨头成本的3倍,以这样的成本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显然“底气不足”。
市场竞争不讲条件。面对铁矿资源市场风云变幻和鞍钢集团赋予新时代鞍钢矿业公司的新使命,该公司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落实“双核”战略,必须着眼未来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塑造低成本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成为新时代新鞍钢建设的“压舱石”“稳定器”,把钢铁的“粮食”稳稳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降成本,做起来又谈何容易。进入“十四五”,该公司的百年矿山经过常年高强度大规模开采,已经进入深采高排、露天开采的末期,新矿山尚未进入投产阶段。为了保障“十四五”时期铁矿资源增产过渡,该公司在“十三五”时期不断扩大规模效益,在一次次刷新产量历史新高的同时,开采成本以每年至少15元/吨的速度逐渐增加,原燃材料价格又持续上涨,一系列不利因素不断冲击企业的成本底线。
一张更清晰的成本数据表摆在矿业公司面前:刚性的不可控成本占总成本的50%以上,这意味着总成本每降低1%,相当于可控成本要降低2%以上。这意味着“拧毛巾”式的降成本已经不能满足更加激烈的竞争需要。新时代,如何找到一条可持续降成本的道路,是鞍钢矿业公司面临的一场严峻又必须战胜的挑战!
成本攻坚,赢在观念,胜在行动。该公司以加快落实“双核”战略为引领,聚焦“世界级成本”这一目标,立足新阶段、践行新理念、融入新格局,以打造“五个一流”为路径,把“一流的成本管控”作为核心基础,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实施基于价值网络的战略成本管理,瞄准国际矿业巨头的成本水平,在“成本还原”的过程中找出成本和利润之间的最佳逻辑关系,认真分析差距与不足以及差距背后的管理“症结”,用系统性思维、创造性举措,不断拉近与进口矿的成本距离,并向着更高的降本目标发起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