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采购

发产品

  • 发布供应
  • 管理供应

“十四五”期间 山西省自然资源工作改革发展见成效

   2025-11-27 00
导读

 11月26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省自然资源总督察姚青林介绍,“十四五”期间,省自然资源厅聚焦我省推动高质量

 11月26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省自然资源总督察姚青林介绍,“十四五”期间,省自然资源厅聚焦我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大局,高水平保障发展、严起来保护资源、改革牵引保护生态、守牢安全稳定底线,高质量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自然资源对我省经济社会大局的支撑保障作用愈加凸显。

  国土空间格局更加优化

  构建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省级总体规划全国第6位获国务院批复,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全部获批,推动解决了矿权与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红线等历史矛盾,统筹衔接中部城市群、山西省黄河流域等专项规划,积极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服务重大战略实施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子更明确、布局更清晰。

  科学合理配置空间资源,把用途区分、分类管控作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核心内涵,解决了土地“怎么用、能不能用、用得是否公平”三个层面的问题。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牢牢守住粮食安全根基,城乡空间治理水平明显提升。

  资源安全底线更加稳固

  坚持“把家底摸准、把饭碗端牢”,持续开展土地、矿产等资源调查监测。“十四五”时期,我省耕地总量三连增,2024年耕地数量较2020年底增加22.49万亩,连续25年实现省内占补平衡,基本实现了耕地数量增加、质量提升、布局稳定。

  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省财政投入勘查资金18.5亿元,对查明资源储量的63种矿产、1425个矿区开展矿产资源国情调查,特别是对铝铁铜金等紧缺性战略资源加大勘查评价,将全面超额完成“十四五”找矿目标任务。

  此外,我省非煤矿产资源同样底气十足,目前发现矿种120余种,其中33种保有资源量居全国前10,煤层气、铝土矿、耐火黏土和镁矿居全国第一。

  服务经济发展更加精准

  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十四五”期间,全省批准建设用地77.23万亩、供地85.49万亩,全面保障太原机场三期改扩建、雄忻高铁、集大原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用地。

  在全国率先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省市县“三级联办”,明确建设用地授权委托事项,省政府和厅本级审批用时均大幅缩减,让项目单位少跑腿、早拿地;完善土地指标交易调剂办法,目前有借用和调剂两种方式,借用就是“信用承诺、先借后还”,调剂就是“政府定价、重点保供”,五年来,借用3.62万亩指标保障了阳泉市铝产业链一体化等86个省级重点项目,调剂6.09万亩指标保障了56个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地等项目成为常态,绝不让项目等地。

  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持续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各市、县和开发区全面实现了商服和商住两类经营性用地网上交易。深化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在全国率先建成了全省统一规范、高效专业的矿业权市场,交易金额超千亿元,全国规模最大。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展战略性矿产共伴生、低品位资源再评价,能采尽采。显化“标准地”改革效应,工业用地全部按照“标准套餐”供应,企业拿地即开工,免去跑部门、等审批,出让宗数和面积均居全国前列。

  生态安全屏障更加夯实

  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五年投入200多亿元,接续实施国家山水工程、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争取了7个国家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获中央资金补助41亿元,累计开展生态修复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约五分之一。

  9个设区市全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图斑将全面“清零”,超额完成“十四五”时期修复任务,2个项目入选全国典型案例。部署56个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以22.2万亩土地要素重组,助力我省农村发展新业态。绿色矿山建设居全国前列,281座矿山达标。

  便民惠民成果更加丰硕

  强化科技监管赋能,推行省、市、县三级实时视频监控系统,5623个监控点位对非法采矿点等重点区域全天候监测,覆盖面积超5万平方公里。实景三维场景应用多元,辅助政府管理决策、助力文化遗产保护等2个案例,入选国家级实景三维数据创新应用典型案例。

  “晋心登”不动产登记服务品牌成国字号招牌,建成全国首个省级不动产登记调度中心,交房、交地即交证,牵头实现周边10省份“跨省通办”,联合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打造“30分钟便民服务圈”,实现贷款、登记、办税一窗搞定。

  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域可防可控,建强防治责任和技术支撑“两个机制”,争取国债资金15.73亿打造立体化防治体系,开展86处治理工程项目,将消除约7.6万人受地灾隐患威胁,强降雨转移撤离约16.2万人,地质灾害成功避险319起,筑牢生命安全坚实防线。(太原日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qqkyb.com/news/show-746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同类一带一路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5021615632

企业微信客服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