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色的山峦如大地隆起的筋骨,在格尔木高原的天幕下连绵铺展,尽显荒漠地貌的苍凉雄浑。而山脚下的夏日哈木镍钴矿生活区,却似被上帝打翻的绿颜料盘,草地如茵,木质长椅静卧其间,红顶凉亭点缀在蜿蜒步道旁,生机盎然。金川矿业公司负责人马龙笑着说,这儿附近常能撞见野生动物,说不定下一秒,就有野兔从草丛里倏地蹦出,或是几只鸟儿落在枝头,叽叽喳喳唱个不停。
9月2日,当“生态绿洲 高原之美”——探寻格尔木生态底色高质量发展媒体行活动的队伍抵达青海金川矿业公司夏日哈木镍钴矿时,眼前的景象打破了大家对高原矿山的固有想象。
作为全球近二十年最大硫化镍钴矿,夏日哈木镍钴矿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无人区,距格尔木市区170公里,2020年启动建设、2023年试生产,露天与井下开采结合,年产镍精矿粉30万吨。
走进矿区生产区域,科技感与生态感的融合更显直观——远处的采矿作业面看不到传统矿山的浓烟与粉尘,取而代之的是有序穿梭的纯电矿卡。矿区内,3座换电站有序排布,65辆纯电矿卡往来穿梭,7台电动钻机及铲装设备精准作业,采剥工序绿电设备覆盖率超65%,“光伏+储能+电动化”模式让绿色能源大显身手。青海金川矿业公司负责人马龙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与传统燃油设备相比,纯电设备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万吨,相当于种植了6.7万棵树。
据了解,2024年1月投产的选矿厂,以“半自磨+球磨+强化浮选”工艺实现全流程集中控制,在线品位分析仪与AI系统协同,2025年上半年镍回收率达68.72%;无人机三维扫描、边坡雷达监测等系统,为安全与生态筑牢防线。
在生活区的光伏电站区域,成片的光伏板整齐排列,下方的土地并未闲置,而是种植了耐旱的牧草,形成了“板上发电、板下种草”的立体利用模式。“这些牧草能固土防沙,还能为厂区带来绿化,实现了生态效益增长。”马龙说。
“接下来,我们还要进一步扩大绿电应用范围,计划在2026年前,将绿电设备覆盖率提升至80%以上,”负责人望着远处的采矿区,眼中满是期待,“我们想把这儿建成‘行业领先示范矿山’,让大家知道,矿业开发也能与生态保护同行,在高原荒漠上,也能种出绿色的希望。”
夜色渐深,风依旧吹过矿区,但此刻的风里,少了沙尘的粗糙,多了草木的清香。这座矗立在柴达木盆地南缘的镍钴矿,正以自己的方式,为格尔木生态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也为中国矿业绿色转型提供着可复制、可推广的“夏日哈木经验”。(青海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