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矿业工程集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人才强企为关键、创新驱动为抓手、安全管理为根本、民生工程为重点,凝心聚力开新局,踔厉奋发不断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党建融领,书写培根铸魂“政治答卷”
深学善悟,提升政治引领力。该公司党委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主题教育各项工作。深入贯彻“第一议题”制度,设立“第一议题专题学习书柜”,购置政治书籍500余册,形成党委会“第一议题”传达学习和落实举措“一本账”、贯彻督导“一条线”的工作机制,推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
强基固本,提升组织战斗力。该公司党委创新党建管理新模式,实施党建工作“清单化”,推动党建工作由“软任务”向“硬指标”转变。实施政工人员党建“双包保”制度,通过包保33个“联系点”,全面掌握一线职工思想动态,及时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开展“我是党员走在前”活动,设立25个党员责任区和32个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组织“爱我矿业、奋斗有我”解放思想大讨论429场次,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全体职工当好高质量发展“责任人”。
标本兼治,提升自我革新力。该公司党委构建“协同监督”体系,做到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全面压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体构建“三不”机制,推行纪检机构改革,派驻纪检专员常态化进驻基层开展纪检监督,发挥好群众监督员作用,充分彰显“大监督”体系优势。常态化开展“五讲五增强”专题教育,通过“八个一”载体,弘扬新风、激发担当,实现了思想再解放、境界再提升、作风再转变,凝聚了推动企业迈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的强大合力。
精准施策,书写蓄势赋能“人才答卷”
打破常规选优配强管理人才。该公司党委制定干部管理办法和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实施方案,构建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实施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动中层管理人员竞(选)聘上岗,打破身份、工种和学历界限,力求做到人尽其才、适才适岗、能位匹配。对干部、人才实行信息化管理,分层分类建立优秀干部人才库,开展“一人一策”定制化重点培养,65名优秀干部分层分类纳入优秀青年干部人才库,人才队伍梯队逐步形成。在集团公司二级单位中率先开展中层管理人员竞(选)聘上岗,39名能干事、敢担当的优秀人才走上重要管理岗位,192名职工实行契约化管理,机构运行精简高效。
拓展舞台加强复合人才培育。该公司党委把“机关下基层”锻炼活动作为挖掘各类人才的重要载体,将表现优秀的人才纳入组织视野,重点培养使用。两级机关308人分四批以普通工人身份到一线岗位锻炼,密切与职工血肉联系,与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深入现场、融入基层、走入职工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提素质、强服务,打造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东易项目部、花草滩项目部为主体,成立大学毕业生工作队,鼓励高校毕业生扎根一线、成长成才,走出了一条企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同频共振的人才培养路径。
多措并举壮大技能人才队伍。该公司党委围绕贯彻落实人才强企战略,健全完善培训机制,开展“订单式”“靶向式”培训,3098人次参加技能登高培训,191人通过“企业新型学徒制”技能鉴定。围绕实施技能提升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岗位技术大练兵,按照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序列,积极实施职工技能晋升计划,形成“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考核晋升”四位一体的工作新模式。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招收项目合同制人员265人,实现托管项目井下派遣工全面退出,34名项目合同工成功流转。
创新驱动,书写高质多元“发展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