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矿业宝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掌握全球矿业资源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掌握全球矿业资源

4月15日废有色行情:双降政策或将落地,有色金属整体表现偏涨

   2022-04-15 6332

 

近日针对国家多发疫情影响交通运输问题,多部门已要求各地加快交通恢复,实际下游需求有所好转,此外国常会日前也宣布即将进行“降准”“降息”;短期而言,国内有色金属走势形成一定提振,沪铜日内涨幅达1.39%,收74970;沪铝收于21850,涨幅2.29%;沪镍涨幅达3.8%,价格再度逼近230000;沪锡沪锌小幅走弱,跌幅分别为0.19%,0.05%;总体来说,料下周有色行情整体趋好,或延续高位震荡。


l 现货市场



l 期货市场



l 明日有色金属市场行情走势预测



今沪铜主力大幅上涨。截止日内收盘沪铜主力2205合约收至74970(1030,+1.39%)。国内宏观政策向好,央行再发降准信号。同时疫情导致的交通管控限制放松,下游开始补库,需求端好转迹象初现。国际方面,俄乌冲突持续发酵,原油价格创两周新高,带动铜价走高。LME复活节假期闭市,沪铜或有炒作情绪,价格飙升,一度突破75000。短期基本面不足以支撑铜价大幅上涨,谨防回落。操作上,建议货商获利了结,下游谨慎观望。



截止下午收盘,沪铝主力2205合约收涨于21850,涨490,涨幅2.29%;总体来说,周内铝价有逐渐打开上升格局态势,而其主因一方面来源于国家出面管控多地交通运输,加速实体企业的物流通畅,一定程度缓解了当下疫情带动的供需矛盾;而另一方面近日国常会提出要进行降准降息操作,此消息一出无疑助推了中小微企业的复工复产意愿,也推动了市场情绪的恢复;在国内多项举措支撑下,铝价迎来触底回升走势,料下周现货铝整体或依旧维持高位偏强震荡运行,但值得注意是疫情未完全消散前对市场带来的利空效应仍不可忽视,盘中仍存在震荡调整可能性,沪铝可关注震荡区间21400-22200内,操作上建议下游少量按需备货即可。



今沪铅跌势放缓,但上方60日均线处压力较大,涨幅收窄。主力合约2205收于15440,涨65,涨幅0.42%。料近期沪铅维持震荡整盘,弱势难改,回落风险较大,主要在1.52-1.56万区间震荡。今现货铅价小幅跟涨,主流价在1.53万处。当前市场仍是疫情影响大头,原生铅受影响较小,供应向上修复有压力,但下游受其冲击较大,需求低迷,部分厂家仅按需采购,料铅基本面弱势格局延续,库存继续回升。预计短期铅价也难有较大波动。



今日午后沪锌主力跌至2.81万后震荡上行,跌幅较上午有所收窄,截至收盘,沪锌主力收于28320元/吨,跌15,跌幅0.05%。今日锌价小幅向下回调,美元指数显著上涨,锌价上方承压。而国内疫情影响持续,交通运输管制更加严格,下游企业原料到货受阻,下游采购热情受高企锌价影响,市场成交惨淡,锌价上行动力不足。近期多空信息交织,仍需关注国内疫情对供需两端的影响,警惕回落风险。



今外盘伦锡因耶稣受难日休市,沪锡偏弱运行,截止下午三点收跌0.19%于338220元,短期锡价支撑关注33万一线;疫情影响尚在,市场总体表现普遍受阻,成交氛围表现不振,而部分需求尚属平稳,用家维持按需接单,操作上临近周末建议按需采购为主,预计下周锡价或维持在34万附近震荡交投。



资金继续炒作疫情阻断上海镍板供应这一利好,日内沪镍继续上涨,收盘涨8400至229400,涨幅3.8%,区间223480-231000。金川集团上调出厂价7000,现货市场,金川镍升水约6000,俄镍升水约4000,由于价格过高,除少量刚需购买外,市场一片冷清。宏观方面:俄乌局势再度趋紧,提振市场对镍看涨信心;欧美通胀严峻,美联储5月加息50个基点已成板上钉钉。美国抵押贷款利率首次触及5%,创2011年以来新高,贷款利率上升,使得资金运用成本大幅提高,资金流动性减弱,利空金属价格。从长远来看,全球通胀恶化、俄乌战争冲突及欧美对俄制裁以及中国疫情对全球经济增长构成负面影响,也利空金属。


宏观方面多空影响互存,影响暂时相对较小。本周沪镍库存减少1042至7668吨,伦镍库存也持续减少,国内镍矿库存持续减少,疫情阻碍国内镍板供货对镍价构成利好,但伦镍涨势反映冷淡,不锈钢价格明显落后镍价,高镍价背景下,市场实际需求疲软,沪镍上涨的主要成分可能还是资金炒作,供需关系并不有利于镍价继续上涨。从盘面来看,沪镍持续上涨至23万,技术信号偏强,不过之前顶部已经显现,市场对镍价继续大涨预期不高,但但有戒备。预计短期沪镍或仍有一定幅度偏强,但终究涨幅有限,高位震荡后将回落。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相关价格行情
推荐价格行情
点击排行

版权所有:上海壹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1034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