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6月13日-6月17日), 周四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为1994年以来最大加息幅度。今年美联储已连续三次会议加息,算上3月、5月分别加息25个和50个基点,目前共150个基点,加息力度持续增强。
受美联储大幅加息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国际油价17日大幅下跌。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加息到下半场,对经济的影响开始显现,可能大宗商品回落的趋势会更加明显。
就国内期货市场来看,能源化工板块,原油期价应声下跌,周内下跌4.2%,PTA大幅下跌8%;黑色系板块受到重挫,焦炭大跌11%,焦煤下跌10.6%,铁矿石下跌10.8%,螺纹钢下跌9%;有色金属板块,沪铜下跌4%,沪铝下跌4%,沪镍下跌9%;农产品(6.490, 0.04, 0.62%)板块,棕榈油下跌4%,已经连续三周下跌,生猪期货上涨5%。
交易行情热点:
热点一:美联储超预期加息 经济衰退引发原油抛售压力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5日宣布加息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1.5%至1.75%之间。这是美联储自1994年以来单次最大幅度的加息,显示出控制通货膨胀的紧迫性。
世界银行再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世界银行在6月初发布报告指出,今年全球经济将放缓至2.9%,比1月的预测大幅下修1.2个百分点。目前的经济衰退将可能是全球80多年来最大的,也是经济从疫情造成的衰退中初步复苏后,出现的最快速的放缓。
分析师指出,由于市场试图消化多国央行加息可能引发的经济衰退,国际原油一度面临大量抛售。然而,这没有改变基本事实,即世界仍然缺乏来自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合作伙伴的原油供应和全球炼油能力,油价格仍有望被推高。
热点二:黑色系惨遭重挫,多品种轮番上演高台跳水
6月17日,黑色系期货品种收盘多数下跌。跌幅方面,铁矿跌超5%,螺纹钢、热卷跌超4%。
对于近期钢材两品种及黑色系整体下跌的原因,市场普遍认为迟迟未见改善的终端需求所带来的负反馈效应所致。此前在6月上海复工复产以后,市场对于需求回补始终抱有预期。但直到本周,需求的恢复仍不及市场预期。尤其是近两周,受到南方降雨等因素影响,需求甚至有所走弱。
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地产行业数据显示,即便5月份多地进一步放松了地产政策,但对销售端实际提振作用仍比较温和,目前尚未看到需求端趋势性转好。受上述因素影响,当前钢材现价持续走弱,甚至有钢厂已经出现停产检修现象,市场情绪转向悲观。
后市来看,华联期货表示,短期随着成材需求萎缩,市场对钢铁产业形成负反馈预期升温,钢价继续延续弱势运行。
热点三:猪价猪股连涨一周 产能去化进入尾声阶段
近日,生猪价格再次上涨。根据猪易数据,6月16日标准体重生猪平均价格为16.46元/公斤,较2021年同期14.41元/公斤涨幅为14.23%。
由于猪价上涨,本轮生猪去产能已接近尾声。16日,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表示,5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结束连续10个月的回调,环比增长0.4%。5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92万头,相当于41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2.2%。
对于后续猪价走势,大农盟董事长王钰松指出:“稳涨,因为散养户确实没猪,河南70%的猪台子和装猪点都干不下去了,而且好体型猪很抢手。”
行业政策要闻:
要闻一:美联储超预期加息 全球进入“央行超级周”
今年前三个月,美国经济活动和就业指标表现强劲,就业人数大幅增加,失业率下降。但受疫情、供需失衡、能源价格等因素影响,美国通胀全面上涨,通胀压力居高不下。再叠加俄乌冲突升级,短期内对美国通胀造成更大的上行压力,在此背景下,美联储不得不把今年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抑制通胀上。
关于未来的加息进程,在会后公布的利率点阵图显示,2022年底前将加息至3.25%-3.5%,大幅高于3月预计的1.75%-2.0%;2023年底前将加息至3.5%-4.0%,大幅高于3月预计的2.5%-3.0%;但2024年将降息至3.25%-3.5%。
在美联储加息的刺激之下,全球掀起新一轮加息热潮。
6月16日早间,中国香港金管局紧随美联储步伐,将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至2%;同日晚间,阿根廷央行宣布加息300个基点至52%;英国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至1.25%;此外,从6月13日到17日,瑞士、澳大利亚、日本、巴西等央行都将面临新一轮加息的决策挑战。其中,为了应对热钱的回流和通胀的压力,利率已经高达12.75%的巴西有可能再度加息100个基点。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9日,目前全球已有超20个国家和地区宣布加息逾50次。其中,加息幅度最大的是乌克兰,达1500基点,次数最多的是秘鲁,高达6次。
要闻二:欧佩克+石油产量不增反减 油市供需短期难平衡
6月14日欧佩克最新公布的月报显示,5月份石油产量下降17.6万桶/日至2851万桶/日,远未达到欧佩克+协议规定的增长目标。需求方面,欧佩克对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测为1.0029亿桶/日,与上月预测的1.003亿桶/日基本持平。此外,15日国际能源署(IEA)也公布了最新月报,维持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测9940万桶/日不变。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欧佩克+在本月初已同意加快提高石油产量,但大多数成员国其实无法进一步提高产量,一些国家产量甚至在减少。
石油行业高级经济师朱润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欧佩克5月原油产量月度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利比亚原油产量下降18.6万桶/天,这与地缘政治有关。欧佩克产量增长缓慢、短期增长空间有限,油井产量提升有其客观规律,寄希望于欧佩克短时间快速提高产能并不现实,尤其是在目前接近最大产能规模的情况下。
要闻三:推动“保供稳价”向能化品种拓展 上期所启动“期货稳价订单”新试点
日前,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与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下称浙油中心)开展业务合作,扩展“期货稳价订单”至石油沥青、低硫燃料油等能化品种,通过“期现联动”,支持能化产业链实体企业在浙油中心产能预售平台上购销产能的同时,鼓励企业利用期权工具对冲风险,助力油气产业链实体企业的复工复产和稳健经营。
本次试点中,企业在浙油中心签订产能预售订单,并通过浙油中心向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购买符合自身风险管理需求的期权产品,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再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对冲操作,减少企业原材料采购或销售的价格波动幅度,从而实现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稳价”效果,进而为“保供”贡献力量。上期所对企业购买期权的费用进行一定比例的支持,鼓励引导企业利用衍生品工具管理自身价格风险。
上期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扩展“期货稳价订单”至石油沥青、低硫燃料油等能化品种,是做好“保供稳价”工作、贯彻落实证监会“发挥期货避险功能,助力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企业风险管理”要求的实践创新。上期所2021年启动“期货稳价订单”试点项目,探索“保供稳价”新路子,已与宝武集团及其子公司欧冶云商就黑色金属品种开展了试点合作。截至2022年5月底,已有6家钢铁生产加工型企业参加“期货稳价订单”项目交易,共保障热轧卷板现货订单量约9.7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