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季度至今,有色金属价格普跌,主要由于需求端支撑较差,且市场对于未来的需求信心不足超过了供给端的担忧。一方面,以欧洲、美国为主的经济体在高通胀和加息环境下需求或难再有亮点,全球制造业PMI虽然仍位于扩张区间,但已处于下降趋势,另一方面,4月份国内疫情反复对金属需求的影响大于供给,物流干扰导致的供应链中断影响了下游开工,工业金属需求大多出现“旺季不旺”特点。
在一季度末的展望中,我们认为有色金属市场预期差从“碳中和”转向“供给冲击”,其中铝、锌供给风险较高,基本面支撑较强。目前来看,锌供给约束仍然有效,而铝海外供给紧缺或将被国内复产提速带来的增量部分抵消。2022年下半年,我们认为 “绿色需求”持续为有色金属带来需求增量,中国“稳增长”政策着力领域将带来一定程度上的需求支撑,但全球传统耐用品需求增速下降将带动基本金属价格中枢下移,此外,供给风险分化和成本支撑也将成为品种之间基本面分化的主要因素。
具体而言,我们看好下半年中国基建发力带动锌的需求反弹以及二季度房地产竣工需求递延带来的铝需求增量,而铜的需求反弹则需重点关注电网投资前置发力的程度。我们在《2022按图索骥:大宗商品再均衡》中也提到,能源转型继续利好有色金属,绿色需求对有色金属需求的拉动由大到小为锡、镍、铜、铝。虽然上半年三元电池领域因原料价格暴涨而出现一定程度上的需求破坏、各国对“能源安全”的重视程度超过“能源转型”,但长期来看此轮耐用品需求回落后,有色金属定价逻辑可能重回“碳中和”带来的绿色需求增量上。
价格表现上,我们认为下半年全球传统耐用品需求增速下降、供需矛盾减弱将带动基本金属价格中枢下移,供给端没有超预期干扰事件发生的情况下,价格难破前高。分品种来看,锌、铝一方面海外供给偏紧、成本支撑价格下跌幅度,反弹的持续性和强度则取决于中国基建和建筑活动发力情况;铜、镍供给持续恢复增长,同时需求持续受益于“绿色需求”增长,供需缺口收窄,价格中枢下移,但相对于成本线或将维持较高溢价。
虽然有色金属供需矛盾逐渐缓解,但仍需提示长期的供给风险溢价因素持续存在,如资源国贸易保护主义、俄乌相关的潜在贸易制裁措施、高通胀环境下潜在的罢工风险等等。另外,2023年以后新增大铜矿项目较少、老铜矿品位下滑、锡矿资源瓶颈的问题将更加凸显,从而形成一定的供给风险溢价。
铜:全球精炼铜从2021年的供需缺口恢复到紧平衡,基本面对应的铜价趋于下行,维持年均价9,100美元/吨的判断,下半年价格下跌低点预测为7,500美元/吨。但基准情形以外,需注意资源国资源保护主义倾向,俄罗斯潜在的贸易风险、高通胀环境下铜矿罢工风险等意外事件发生,仍有可能影响铜矿供给并推动铜价上行。
铝:下半年欧洲仍有减产风险,全球铝供需缺口收窄,价格中枢趋于下行,但同时由于成本上移,价格下跌亦有支撑。我们预计2022年下半年电解铝价格运行区间是2,600美元/吨至3,300美元/吨。
锌:全球需求增速下降将带动价格中枢下移,但国内基建实物工作量上升可能对国内需求有所支撑,同时进口矿亏损局面或有边际缓解,但欧洲锌冶炼厂仍可能因能源成本而有所减产,供需缺口相比去年有所扩大。
镍:随着新增二级镍产能如期释放,原生镍平衡将逐渐转为过剩,带动镍价下跌,价格支撑在22,000美元/吨左右。同时由于需求保持较高景气度,且来自印尼的供给面临贸易壁垒风险,镍价相较于成本线或将维持一定溢价。
锡:全球半导体出货增速下降带动价格下跌,供需矛盾暂缓,长期来看供给瓶颈依然存在且供给集中度高,价格或将维持较高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