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一带一路首页 一带一路分类 切换频道

从劳动密集到技术密集:中国矿业加快智能化转型

2025-10-31 14:05100

“‘坤安’人工智能大模型对输送中的矿石异物识别率已经提升到95%,不仅保障了传送矿石皮带的安全平稳运行,也降低了维修工人的劳动强度,筑起了安全生产的‘智盾’。”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建雄近日在天津举行的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介绍。

  这一大模型此前由该集团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共同发布,是有色金属行业的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首批推动落地18个,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近年来,中国矿业全产业链加快向智能化迈进,智能化采掘、无人驾驶、井下5G专网等应用进入准成熟期,不少企业更在绿色开发利用、污染高效治理、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在本届大会现场,一批矿业智能装备和方案亮相,展现了中国矿业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

  对于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来说,矿业的地下无人化开采以及全流程智能管理已经成为现实。公司副总经理王兴权说,无人机、AI等技术让“科技巨头即矿业巨头”成为可能。

  数据在矿业全生命周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洲表示,该集团新成立了数据公司,积极构筑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算法中心基础平台,统筹引领黄金行业应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力赋能智慧矿山建设。

  矿业的智能化转型更带动着全产业链智能水平的提升。在矿山配套的铁路基础设施建设中,中铁十八局项目团队研发了“有砟轨道长轨推送导向装置”,应用智能技术,不仅有效提升了铺轨效率,在控制施工安全风险方面也有显著成效。

  “智能化转型不仅将提升矿业的竞争力,也将为全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该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中国矿业还盘活了历史资料。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副主任陈丛林说,几十年的地质调查积累的海量地质资料如何盘活,是一个摆在眼前的问题。他和同事们正借助人工智能预测,助力快速确定找矿目标。

  与会人士普遍认为,技术革命正推动矿业的运营模式从劳动密集向数字智能转变。无人机勘查、AI找矿、智能采矿机器人、大数据分析平台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大幅提升勘查采矿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融合,也将促进对矿山的实时监控、精准决策和远程操控,推动智慧矿山建设加快,助力中国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自然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许大纯在会上倡议全球业界“共建创新生态,为矿业发展提供新动能”,促进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效协同,进一步推动新兴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加快数智化转型,实现矿业高效、智能、可持续发展。(新华社)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我国专家主导矿山充填国际标准,助推全球矿业绿色转型
近日,记者从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获悉,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地下矿山充填管线系统设计、运行和维护指南》已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矿业技术委员会(ISO/TC 82)成功立项。此举将为全球矿业绿色发展提供重要助力。据了解,该标

2025-10-3115

包钢集团成功研发新型稀土捕收剂
稀土选矿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包钢集团成功研发新型稀土捕收剂  近日,记者从包钢集团了解到,由包钢集团矿山研究院自主研发并完成工业制备的“KYR型稀土捕收剂”圆满完成工业应用试验。这标志着包钢集团在稀

2025-10-3113

“疆煤入陕”打通在疆公铁联运新通道
 10月20日,一列满载3564吨黑山优质普混煤的货运列车从新疆吐鲁番站启运,发往浩吉铁路经营开发有限公司杨桥畔站,标志着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成功开辟 “疆煤入陕” 新通道,为能源保供新增重要流向,进一步完善疆

2025-10-3115

中国找矿人:用厘米级精度捕捉“黄金脉络”
乌拉山南麓,钻机的轰鸣声唤醒沉睡的山谷。3年来,在海拔1700米的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哈达门沟矿区,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金矿调查评价项目负责人杨彪,带着一支由技术骨干和地质实习生组成的

2025-10-3115

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共建新生态 共创新格局
10月23日~25日,主题为“互融互通,共建共享”的2025(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举办。作为全球矿业盛会,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多年来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理念,搭建全球矿业界沟通桥梁,促进各国间矿业深

2025-10-3111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