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一带一路首页 一带一路分类 切换频道

聚焦亿吨级智能矿井集群建设 延长石油重磅发布智能化煤矿建设成果

2025-09-17 17:042710消费日报网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姜永腾)9月15日,由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智能化煤矿建设成果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行。本次发布会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能源行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吸引了来自政府、科研、行业协会、企业界的200余位代表参与,共探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路径。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作为国家三大化石能源中的主导资源,煤炭的开发和利用对于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践行“两山”理念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智能产业逐渐培育壮大,包括能源领域在内的实体经济与人工智能逐步融合,提升能源系统安全可靠与灵活高效运行能力,为煤炭等传统能源的采集开发保驾护航。

  在本次大会上,陕西延长石油集团重磅发布包括煤矿新一代综合管控平台、煤矿软件定义控制技术(SDC)、煤矿数据治理融合平台与数据标准体系两个行业白皮书、煤矿安全审计标准,以及煤矿智能化建井模式在内的智能化煤矿建设成果。

  “打井不下井” 煤炭智能化已成“必答题”

  在现代化煤矿建设过程中,众多能源企业秉持安全为本、智能化、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提出解决方案。

  陕西延长石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汪青仓在欢迎辞中表示,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产业变革的关键变量,延长石油一直是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先行者,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和战新产业培育。

  汪青仓介绍,延长石油聚焦建设亿吨级智能矿井集群,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名单。其中,巴拉素煤矿入选国家首批新建智能化示范煤矿,可可盖煤矿首创“打井不下井”建井模式,建井周期将由53个月缩短至18个月。

  “数据+AI”为煤炭行业高层次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动能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煤炭数字产业整体增长率高于全国数字产业发展速度,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与行业核心场景融合、渗透速度明显加快,企业在AI领域研发投入、AI领域人才拥有量都有所增长。

  “多数公司已将AI技术作为核心发展领域。”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信息化分会会长王虹桥分析相关数据时给出这样的结论。他表示,“数据+AI”已成为当下及“十五五”时期煤炭行业企业和技术服务商共同的核心任务和工作重点,为行业向更高层次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动能。

  王虹桥认为,本次大会上,可可盖煤矿所发布的核心成果,其实也是“数据+AI”工作的一个典型案例,这项成果也入围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遴选的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重点推荐项目案例。

  在专题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康红普做《延长矿区高效采掘技术装备发展及应用》专题报告。他介绍,延长矿区地处榆林这一我国煤炭重要基地,在煤矿智能化建设方面,延长矿区掘进工作面智能感知、掘进机规划截割、锚杆自动化施工,液压支架自适应支护、开采装备智能控制等工作。在未来,将进一步提高智能化开采系统可靠性,实现常态化,达到减人、提效、增安目标。

  陕西延长石油榆林可可盖煤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全辉做《可可盖煤矿智能化建设成果》成果发布,他表示,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煤炭智能开采产能占比历史性突破50%,煤炭安全高效发展进入新阶段。在专题报告中,刘全辉在智能化建井、智能化生产系统、清洁绿色供能、新一代智能管控平台等方面,全方位介绍可可盖智能化建设,为打造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化矿井树立新典范。

  刘全辉表示,新一代智能综合管控平台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与矿山大模型构建了新一代煤矿智能综合管控平台。搭建了调度指挥、安全防控、生产协同、决策支持与信息运维,5大核心管理中心,集成了50多个生产子系统,经过工业性试验充分验证,已经具备了综合管控平台代替原系统上位机的能力。延长石油智能化建井模式构建了西部富水弱胶结厚基岩矿井智能化建井理论,从组织管理、投资管理、项目管理和协同管理四个方面分析管理如何保障推动智能化矿井建设。

  据介绍,可可盖煤矿智能化建设技术成果已形成专利23项,论文25篇,专著1部,国家标准2项发布、两项实施,行业标准2项发布,重点研发项目2项实施,省部级一等奖5项。未来,可可盖煤矿智能化建设将全方位实现井下全无人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集群作业。

  AI赋能打造国家能源安全新范式

  2020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8部委发布《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2024年4月,国家矿山安监局、应急管理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智能系统的自分析、自决策和自执行,提升不同系统的智能设备协同水平,成为现代煤矿下一布局的关键。

  山东科技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庆田在《人工智能与矿山系统健康智能运维》专题报告中介绍,煤炭作为我国第一能源和工业原料,主体地位和压舱石作用在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不会改,“人工智能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AI赋能矿山、建设智慧矿山成为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要举措。”

  通信技术的提升不仅便利了人们日常生活,也在特殊场景下提升了沟通效率和生产效能。中国矿业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继平在《煤矿智能化关键技术》专题报告中提出,5G具有大宽带、短时延、高可靠、无线接入等特点,矿用5G是目前采掘工作面地面远程控制的必然选择,煤矿井下车辆无人驾驶也离不开5G远程控制。

  此外,其他行业专家也进行了报告分析。联通(陕西)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李守卿在专题报告《5G筑基赋能,6G示范引领,共创“煤”好未来》中,展示了5G和6G关键技术在煤矿智能化建设中的应用与示范成果,显著提升井下通信可靠性与运维效率。华夏天信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桥喜做《RED-MOS赋能矿山行业数智化转型与应用》专题报告,介绍了“SDC重构联动控制+AI Agent开启智能决策”的双核驱动系统。

  在能源产业面临“双碳”目标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挑战下,智能化已成为行业核心发展方向。此次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智能化煤矿建设成果发布会展现了煤炭行业以数字化转型破局的创新实践,从“数据+AI”驱动的技术革新,到智能化建井模式、新一代管控平台等成果发布;从行业标准制定到5G、6G通信技术赋能,行业正通过技术融合与生态重构重塑竞争力。此次大会不仅为能源安全与绿色转型提供了全新思考和实践,更彰显了政企学研协同发力的必要性。未来,随着“数据+AI”深度渗透、标准体系日益完善,煤炭这一传统能源必将加速向安全、高效、智能方向演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我国专家主导矿山充填国际标准,助推全球矿业绿色转型
近日,记者从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获悉,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地下矿山充填管线系统设计、运行和维护指南》已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矿业技术委员会(ISO/TC 82)成功立项。此举将为全球矿业绿色发展提供重要助力。据了解,该标

2025-10-3119

包钢集团成功研发新型稀土捕收剂
稀土选矿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包钢集团成功研发新型稀土捕收剂  近日,记者从包钢集团了解到,由包钢集团矿山研究院自主研发并完成工业制备的“KYR型稀土捕收剂”圆满完成工业应用试验。这标志着包钢集团在稀

2025-10-3116

“疆煤入陕”打通在疆公铁联运新通道
 10月20日,一列满载3564吨黑山优质普混煤的货运列车从新疆吐鲁番站启运,发往浩吉铁路经营开发有限公司杨桥畔站,标志着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成功开辟 “疆煤入陕” 新通道,为能源保供新增重要流向,进一步完善疆

2025-10-3119

中国找矿人:用厘米级精度捕捉“黄金脉络”
乌拉山南麓,钻机的轰鸣声唤醒沉睡的山谷。3年来,在海拔1700米的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哈达门沟矿区,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金矿调查评价项目负责人杨彪,带着一支由技术骨干和地质实习生组成的

2025-10-3118

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共建新生态 共创新格局
10月23日~25日,主题为“互融互通,共建共享”的2025(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举办。作为全球矿业盛会,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多年来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理念,搭建全球矿业界沟通桥梁,促进各国间矿业深

2025-10-3117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