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一带一路首页 频道列表

从吃生态亏 到吃生态饭 转型发展谱新篇

2022-07-21 13:549710

近年来,湖北省通山县闯王镇委积极探索,主动作为,推动闯王从矿产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发展,初步走出了一条适合闯王转型发展的绿色路径。



实施转型发展的背景


闯王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是湖北省内著名的石英、煤炭、钒矿基地,已探明可开采石英矿储量5000万吨,钒矿储量1000万吨,煤炭储量5000万吨。境内已查明待开发的矿产还有砷、钨、水晶石、大理石、石灰石、花岗石、铜铝、黄铁矿、黄铜矿、稀土等,具有巨大经济价值。1999年撤乡并镇以来,闯王镇围绕工业强镇的发展思路,形成了石英产业、水电产业、建材产业、冶炼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高峰时期涌现出了欧源石英、高炬石英等十多家知名度高、产值大的企业,同时还有数十家矿产小加工作坊,顶峰时期年产石英石达10万吨,年产各类石英砂达6万吨,年产原煤达4.5万吨,年水电发电量达1500万度,全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6500万元。


然而,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矿产资源整合力度连年加大,闯王镇矿产企业纷纷倒闭,一系列不可持续问题也随之凸显。一是资源临近枯竭。无计划无节制的开采导致矿产资源的枯竭,随着资源的枯竭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二是环境污染严重。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工及利用采用的都是粗放型的经营模式,能耗高、排放高、污染重,经济发展模式既不利于环保也增加了生态成本。三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以矿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以初级产品生产为主,经济效益不高。四是社会问题趋于严重。随着可供开采的资源日趋减少,下岗失业人数逐渐增加,伴随着失业人员收入减少、就业困难及引发的职业病等问题,社会矛盾增多,给社会稳定造成很大压力。



推动转型发展的做法


2016年以来,闯王镇委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以“县域历史文化重镇,以生态文化旅游、现代特色农业为主的美丽宜居山水城镇”为定位,坚持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的绿色经济,推动闯王向生态旅游小镇转型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品牌化、组织化、规模化、信息化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转型,加快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特色农业覆盖。依托闯王沙梨、闯王葡萄绿色商标,发展种植桑葚、杨梅、猕猴桃、树莓等林特果业;依托绿满行动,大力改造发展楠竹、杉木、油茶、香榧等经济林木;依托食用花卉种植,发展蔬菜、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目前,全镇拥有包括国家级示范合作社“样样果业”在内的农民合作社及家庭农场56家,拥有食用花卉等农业回归工程3个,完成有机水稻在内的农业招商引资项目8个。同时,重点抓好1000头以上猪、牛、羊以及5000羽以上鸡、鸭、鹅家畜家禽规模养殖,主辉生猪养殖存栏量达20000头以上。另外,大力推进特色养殖,大源冷水鱼养殖基地已建成养殖池10000立方,养殖金鳟鱼、红鳟鱼、三文鱼等10万余尾。



二是积极推进绿色工业。按照科技优先、环境优先、生态优先“三个并重”的原则,大力推进产业转型。依法关停了数十家不符合生产条件的小加工作坊和10余家污染严重的的石英砂厂,成功引进苏州高泰电子、和奇硅业、九宫源天然饮用水、“宝石梯级电站”水力发电、昊日五金、安麟源建筑材料生产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拉动作用强的绿色工业项目。同时,大力实行矿山整治,把矿山复绿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工程作为重要内容,重点解决前些年因矿石开采过度遗留的环境破坏问题,大力推广荒山改造和植树造林活动,实现“应绿尽绿”目标。



三是全力创优生态旅游。发挥闯王生态资源独有优势,把旅游资源变成经济资源,以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快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围绕闯王文化园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森林公园等一批景点园区,借力九宫山品牌效应,对全镇进行全域旅游品牌规划。加快沙龙灌景区、仙人谷度假村等一批景区建设步伐,深入挖掘我镇青山绿水、休闲特色农业、凉茶古道遗迹、宝石风情文化等旅游资源潜力,动员农户大力发展农家乐,引进汪家畈庄家山农业生态园、龟墩月亮牙康养生态旅游区等旅游项目。同时,依托坳坪村秀美乡村、高湖朱家湾风情村湾等一批示范村庄建设,积极实施村庄整治、河堤砌护、道路硬化、生态园林等工程项目,形成以游青山绿水、赏田园风光、休闲体验、度假养生、吃农家饭、享农家乐为亮点的闯王特色旅游之路。



实施转型发展的成效


近年来,闯王镇通过向绿色经济转型发展,带动了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是经济发展稳中有进。2019年,全镇实现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6.1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2.22亿;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919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86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1022元,同期增长7.75%。


二是生态文明明显改善。大力实施环境保护工程,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全面完成中央、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任务。2019年,闯王镇被评为“省级生态乡镇”、大源村被评为“省级生态村”,汪家畈村、坳坪村、小源村、仙崖村等村入选省美丽乡村建设整治村。


三是社会建设和谐稳定。通过转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12个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群众密切关注的吃水、上学、就医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广东成功申报两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
 自然资源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发布《2025年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竞争性选拔结果公示》,广东省申报的“南方丘陵山地带(清远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南方丘陵山地带东江中上游历

0评论2025-06-1266

云南首例多要素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项目签约
 云南省首例多要素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试点项目近日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顺利签约,标志着云南省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迈出坚实步伐。  此次组合供应试点项目“资产包”由地热水开采权和3亩国有建设

0评论2025-06-1267

云南:做大做强铟、锗、铂为主的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
据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消息,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专精特新企业倍增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其中指出,做大做强铟、锗、铂为主的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高纯铟

0评论2025-06-1256

筑牢能源资源安全“压舱石”——云南省地质找矿工作纪略
祖国西南边陲云南——这片被誉为“彩云之南”的神奇土地,不仅以其旖旎的自然风光和多元的民族文化闻名遐迩,更在地质找矿与资源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继续发挥资源大省引领示范作用。从高瞻远瞩的战略引领,到日新月异

0评论2025-05-2879

青海加力推进地质勘查和新一轮找矿突破
青海省自然资源厅日前透露,今年以来,青海加力推进地质勘查和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已落实各类地勘项目216项,总资金达6.73亿元。  从资金来源来看,中央财政资金项目34项,资金达8593万元;省级地质勘查专项

0评论2025-05-2879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