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晚,淮河能源(600575.SH)发布“吸收合并淮南矿业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称,公司拟以向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淮河控股)、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信达)、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建信投资)、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国华投资)、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银资产)、冀凯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冀凯集团)、上海电力(600021.SH)、中电国瑞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电国瑞)、淮北矿业(600985.SH)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吸收合并淮南矿业。
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作为存续公司承继及承接淮南矿业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淮南矿业的法人资格将被注销,淮南矿业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将被注销,而淮河控股将成为上市公司的直接控股股东,中国信达将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
这样就意味着,一旦交易完成,淮南矿业整体上市就将实现。
整体上市进入“倒计时”
自2020年7月终止重组后,淮南矿业在2022年春节后重启了整体上市计划,打响了虎年安徽国企改革的“第一枪”。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安徽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重点任务的落实推进,也是安徽深化国企改革、推动企业整体上市的一个缩影。
根据淮河能源的公告显示,本次交易中标的资产作价409.34亿元。即以发行股份方式支付的对价金额为388.59亿元,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方式支付的对价金额为15.75亿元,以现金方式支付的对价金额为5亿元。
按照发行价格2.60元/股计算,发行股份数量为149.46亿股。
本次交易后,淮南矿业持有的全部淮河能源股票将被注销。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方式支付的对价金额为15.75亿元,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数量为1575.3069万张。初始转股价格为本次交易的股份发行价格,即2.60元/股。
由于处于重组静默期,淮河能源与淮南矿业暂时无法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
“今年5月上旬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时候,孔祥喜董事长就强调了整体上市的重大意义。实际上淮南矿业从2016年就已经开始启动整体改制上市的计划了,2019年引进战略投资者是整体改制上市的一个前奏。”6月22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淮南矿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其表示,在职工代表大会上主要讨论的是职工代表大会延期换届、整体上市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所有在册职工都按照‘人随资产走’的原则由上市公司接收,权利和义务以后都由上市公司享有和承担,我们集团职工都要和上市公司重新签订合同,工龄、工资、待遇等条件都不变,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淮南矿业该次职工代表大会上,孔祥喜孔重点对淮南矿业整体改制上市工作进展进行了总结回顾,并就推动整体上市目标顺利实现作出安排部署。
同时,孔祥喜向职工们强调,通过上市,可以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增强持续发展融资能力,拓展发展途径和空间,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美誉度和影响力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上市可以更有效构筑起企业与职工的命运共同体。”
安徽国企改革的“排头兵”
2020年12月,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安徽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 年)》,明确提出了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力提升混合所有制企业运营治理水平,积极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突出抓好改革专项工程。
根据《2022 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安徽省重点工作包括实施省属企业资产证券化率提高到 50%以上。
在采访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截至2021年底,安徽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中涉及的129项重点任务已完成96项,完成率达到74.4%,提前完成全年改革目标任务。
淮南矿业作为安徽省国资委下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并已取得实质进展。
公告显示,淮河能源与淮南矿业的本次重组是“秉承淮南矿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以提升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激活体制机制为目标,是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企改革战略部署的积极实践”。
安徽省国资系统一位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淮南矿业的整体上市成功与否,对安徽其他国企整体上市工作的“排头兵作用”意义重大,“去年安徽国资委在落实省政府的重点工作中,有一项就是‘全力推动省属企业改制上市’,其中重点就是推进淮南矿业的整体上市。”
他认为,本次淮南矿业与淮河能源的重组是顺应深化国企改革的政策方向,通过整体上市,进一步整合旗下优势资源,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企业价值,“对企业,对职工、对投资者都是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