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龟兹矿业了解到,该矿认真“把脉”,科学开出经济管控“良方”,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紧紧围绕降本增效主线,在区队班组之间大力开展“修旧利废”、“回收复用”竞赛活动。
材料回收做得“实”。该矿以竞赛活动为契机,按照班组回收复用的零部件数量及所节省材料费的金额,给予班组成员相应的物质奖励。这一激励措施极大的调动了职工们的积极性,如今机修厂堆积如山的废旧物资不见了踪影,井下回收上来的“破铜烂铁”成了各区队的“抢手货”,各个班组纷纷行动起来,充分利用工余时间,自觉寻找废旧设备部件,井下一些废旧管件、水阀、钻头纷纷成了“宝贝”,被职工们带上地面,上交到物资仓库,分类登记,做下一步处理。该矿成立了大型配件、专用材料、重点物资管理小组,加强废旧物资管理,杜绝材料流失浪费,提高修复利用率,按照内部市场化建设要求,实行材料消耗建账管理,要求每个生产区队的每个班组按班次、材料类别、使用地点建立材料消耗台账,区队对材料实行账、物对口管理。领取材料后,及时办理材料入库手续,发放时办理出库手续,做到原始资料齐全、记录详细,日清月结。各班组要按照当天当班的工作任务、材料消耗明细逐项登记班组材料消耗台账,将材料费用控制在管理目标之内,缓解材料成本压力,培养职工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习惯。
修旧活动做得“精”。该矿通过实操培训等手段,培养属于自己的机电设备维修队伍,实现各岗位跨岗学习和培训,提升每位职工的实操水平,使职工不断向“一岗精、多岗通”迈进,培养“一岗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该矿组织职工大搞修旧利废活动,把成本控制的重点放在自制加工和挖潜堵漏上,鼓励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开展修旧利废、小改小革等活动,认真排查,避免跑、冒、滴、漏等浪费现象发生,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管理规定,制定具体奖惩措施,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参与节支降耗的积极性,本着“能修好的就不领取新的,能自己制作的就不去外面购买”的原则,号召大家从节省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颗螺丝钉做起,扎实做好节支降耗。对无法修复的设备、配件,该矿采用优化组合的办法,使有价值的原件重新“上岗”,继续发挥作用;对暂时闲置而其他单位急需的设备和配件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拨、统一修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延长使用寿命。同时,该矿还大力开展以技术创新和小改小革为主要内容的节支降耗活动,激发职工的创新积极性。月初,该矿机运一队水泵平衡盘、阀门损坏,为了给矿上节省材料费,该队组织技术人员加班加点,自行设计绘图到机修厂加工制作,使设备恢复正常运转,为矿上节省了近万元的费用。
利废活动做得“巧”。在废旧材料利用方面,该矿充分发挥基层职工聪明才智,通过小改小革,激发职工的创新积极性,使以往一些按废物处理的材料重新焕发生机。该矿机修厂职工根据井下现场实际需要,利用现有的加工设备对井下各种类型的部件进行自主加工。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对电锯加工设备进行了革新,设备由此前只能加工大尺寸木料,到现在能够加工不小于10公分的废旧圆木,基本上做到把木料“吃干榨尽”。小尺寸圆木经设备再加工后,变身为三角楔木、木托盘、垫板等成品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井下巷道支护、设备固定、物资运输等工作领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仅此一项每月可为企业节约资金近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