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一带一路首页 频道列表

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助力能源转型和碳中和

2022-06-15 19:481110

 

 王 冰 北京科技大学矿业与钢铁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研究员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中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及由此带动的经济社会转型作出顶层设计,指明了大方向。《实施方案》不仅彰显了中国能源转型政策的三大特色,也给出了解决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四大路径,有效回答了新能源领域的时代之问。

  中国能源转型政策的三大特色

  第一,高瞻远瞩。由于能源生产和利用占到了全世界近80%的二氧化碳排放,能源转型被视为实现“碳中和”的最重要支柱。2021年,可再生能源在中国发电装机中的占比达到43.5%,可再生能源消纳、电力系统稳定性等一系列挑战进一步显现。此外,在世界范围内,氢能等新能源基础和应用研究方兴未艾,富煤地区经济社会的转型日益引发关注。《实施方案》为解决相关问题给出前瞻性、纲领性的指引,可谓是未雨绸缪。

  第二,统筹兼顾。终端用能的电气化是全世界的大势所趋,是推动新能源发展的主要推手。然而,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整个电力系统,乃至经济社会的变革。为了兼顾电力系统经济性、清洁性和安全性,需要在发电侧、电网侧和需求侧多措并举、实施改革。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与土地资源、水体资源,甚至是屋顶资源的稀缺性之间形成了张力。为此,既要确保稀缺资源的合理利用,又要发挥新能源的生态环保作用。

  第三,另辟蹊径。对于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各国给出了各具特色的解决方案。以德国为例,跨国电力互济、发达的电力市场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的核电和煤电都为其选择先“去煤”、后“去核”,甚至一再提高“碳中和”目标提供了强大支撑。因此,在学习国际经验的同时,要坚持“先立后破,以立为先”的总基调,按照《实施方案》总设计,发挥我国在特高压输电等领域优势,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新能源发展之路。

  解决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四大路径

  首先,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引领。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复杂过程,意味着经济社会各种体制机制的新一轮调整。例如,建筑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可能需要住建、环保、发改等多部门的审批。为此,破除各类体制机制障碍是发展新能源过程中始终无法回避的问题。

  其次,以市场建设完善为抓手。建设电力市场是能源转型的核心,是成本效益最高的一种转型路径。国际经验表明,有效的电力市场可为化石能源替代、系统总成本降低以及调动市场主体参与能源转型的积极性提供平台。中国在总结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基础上,需要强化电力市场和“碳中和”政策之间的协同,兼顾新能源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再次,以科技创新为基础支撑。支持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即便是发达国家,在虚拟电厂、可再生能源提供辅助服务、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等技术方面也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安全可能面临更大风险。在鼓励国际合作的同时,需要加大自主科研攻关的力度,解决制约新能源发展的技术难题,使新能源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更大作用。

  最后,以全社会参与为长期保障。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有助于释放创新潜力,为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当前,在能效提升、智能电表以及企业和个人参与需求侧响应等前沿领域,中国还有相当大的潜力可挖。例如,水泥、电解铝、数据中心等企业通过提供灵活性可以获得额外收入,减少产品的碳足迹;个人通过智能电表参与需求侧响应可以节省开支,降低实现“净零”的难度。为此,提供数据支撑和开展宣传教育是必由之路。

  总之,推动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是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是能源系统以及经济社会即将经历的一次深刻转型。要发挥好顶层设计的优势,将《实施方案》中的前瞻性政策落到实处,在发展中破解难题,在解题中积累新能源发展的中国经验,为全世界的能源转型和“碳中和”提供宝贵的中国智慧。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全球首个“矿安智脑”项目启动
全球首个矿山全域风险防控智能体“矿安智脑”项目启动会日前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该项目瞄准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工业场景深度融合的历史机遇,致力于构建覆盖矿山风险预警、灾害防治、智能决策的全链条技术体系,

0评论2025-04-2920

天津地调中心与中广核铀业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为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落实“央-地-企”协调联动机制,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与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铀业公司”)在天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天津地调中心主要负责人

0评论2025-04-2924

2025年一季度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产品产量、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保持增长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信息统计部消息,3月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0%(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下同)。一季度,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6%。  分行业

0评论2025-04-2920

政校企协同 北大地空学院协助破解矿产资源勘查难题
日前,“深入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政校企’研讨交流座谈会”在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召开。北京大学地空学院党委副书记陈云超、团委书记叶茂源,阿鲁科尔沁旗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呼和巴拉、政协副主席陈育明

0评论2025-04-2921

业界:拥抱AI技术 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也是我国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在22日举行的2025河钢数字绿色低碳新品发布会上,与会嘉宾表示,当前“能源+AI”的深度融合,为钢铁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钢铁行业要积极拥抱AI技术

0评论2025-04-292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客服